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cacheTitle" in /var/www/html/uzcms/lalehrouhani.com/index.php on line 1141
 바카라 슈퍼 마틴 - 신뢰할 수 있는 사이트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2年湖南省“新时代的城乡转型与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研究生暑期学校第三阶段课程简报

发布人:바카라 토토日期:2022年07月30日 17:16浏览数:

2022年7月27日至29日,湖南省“新时代的城乡转型与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研究生暑期学校线上教学进入第三阶段。本阶段邀请了刘云刚教授、李郇教授、柴彦威教授、周素红教授和陈明星研究员5位知名专家授课,由湖南师范大学바카라 토토朱佩娟教授具体组织并参与讨论。各位专家聚焦城乡高质量发展需求,集合经典理论、先进方法、前沿技术和实践案例,做了内容丰富、精彩生动的讲授。学员们认真参与了学习,并对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收获颇丰。

课程十四:城乡生活圈与社区治理

授课老师:刘云刚教授

课程组织:朱佩娟教授

2022年7月27日上午,刘云刚教授的授课题目为“城乡生活圈与社区治理”,主要围绕社区流动与“有界治理”、社区制为何失效及如何重建社会-空间秩序、社会-空间治理的良性机制、社区建设的建议等内容进行讲解。

刘云刚教授首先从领域为基础的权力-空间分析框架引入,梳理了领域性视角下从明清至现代中国社会治理空间机制的演变过程。据此,他认为现代社区制的社区建设失效,没有起到资源配置和承载生活归属感的作用,必须重建良性的社会-空间治理机制,重建生活空间单元。接着,他阐释了基于生活圈的结合行政力量、基层自治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认为,在该模式中,要以小区/村为治理单元、以党建引领带动单元赋权,建设社区主体的合作引导机制。最后,他围绕城乡社区建设提出了基础设施美丽、便捷、舒适,中心建设有序、和谐共享,基层建设特色、文化、多样性等目标,并提出了9条建议。互动环节,刘云刚教授就大数据在流动社区研究中的应用、智慧城市与未来社区的韧性研究、乡村社区治理规划、社区治理中的空间开放和公众参与等问题为学员进行了详细解答。

专家简介

刘云刚,华南师范大学바카라 토토院长,北斗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资源学会世界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资源型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理联合会政治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Geopolitics和《地理科学》《热带地理》等期刊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科政治地理学分支主编。长期从事政治地理学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目前已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0多篇,著作6部。


课程十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授课老师:李郇教授

课程组织:朱佩娟教授

2022年7月27日下午,李郇教授的授课题目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主要围绕乡村建设的时代任务与使命、乡村建设理论思考、乡村规划建设要求、乡村建设行动及其切入点、乡村建设行动案例等内容进行讲解。

李郇教授首先介绍了乡村建设行动的政策背景、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关系以及乡村建设的特点。他认为乡村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是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反映,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并归纳了乡村建设以农房建设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地域性、分散性等特点。据此,他阐释了11条乡村规划建设要求,包括农房选址、农房设计、环境营造、村容村貌、供水安全、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公共服务设施、农房建设管理等若干方面。随后,他介绍了乡村建设行动的概念内涵,认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乡村建设行动要以农房现代化、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村庄功能、建立村规民约等方面为切入点。最后,他结合理论部分对福建院前社、广东云吟村的乡村建设成功案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互动环节,李郇教授就农村废弃物整治、乡村治理评价、乡村居民点布局、乡村建设村民参与等问题为学员进行了详细解答。

专家简介

李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级和广东省级重点课题项目等10多项。在Urban StudiesHabitat InternationalThe China Review,《地理学报》《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广东省村庄规划实施机制研究项目》等10余项。


课程十六: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与生活圈规划创新

授课老师:柴彦威教授

课程组织:朱佩娟教授

2022年7月28日下午,柴彦威教授的授课题目为“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与生活圈规划创新”,主要围绕时空间行为地理学的发展、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前沿、中国城市社会转型与时空间行为规划创新等内容进行讲解。

柴彦威教授从城市研究方法论的演进引入,梳理了行为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基本理解以及基本认识,阐述了行为地理学的学科特色。接着,他分析了时间地理学的发展脉络、重要著作以及全球扩散,着重讲解了空间-行为互动理论和移动性地理学。之后,他分别从面向动态人地关系、面向个体生活质量以及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前沿。最后,他阐述了中国城市社会转型与时空间行为规划创新,并针对社区生活圈规划、城市生活时间规划、城市体检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思考。互动环节,柴彦威教授就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精度和尺度、如何促进城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如何提高城市生产宜居度等问题为学员们进行了详细解答。

专家简介

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特邀人员。主要研究城市地理学、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生活圈规划和智慧城市治理等,已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课程十七:城市健康地理研究与空间规划应用

授课老师:周素红教授

课程组织:朱佩娟教授

2022年7月29日上午,周素红教授的授课题目为“城市健康地理研究与空间规划应用”,主要围绕城市健康地理与学科构建、以人为本的空间规划、时空行为地理环境暴露与健康、基于时空行为的服务和设施优化以及健康城市地理和规划应用等内容进行讲解。

周素红教授从地理学的结构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以及个体的角度出发讲述健康地理和城市与学科构建,阐述了全球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她基于以人为本的规划出发在时空行为环境暴露、活动环境噪音与情绪以及活动社会隔离与心理健康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之后,她从疫情传播模拟与防控以及设施可达性与优化配置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基于时空行为的服务和设施优化,并介绍了两步移动搜索法、最大覆盖模型等分析方法。最后,她提出了城市健康地理在疾病地理、健康城市规划和建设等方面研究的展望和健康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互动环节,周素红教授就学员们提出的如何减弱社会排斥、健康地理学的学科范围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专家简介

周素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城市发展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城市委员会青年委员、多份学术期刊编委等。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城市时空行为、城市安全与城市健康、城市大数据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主持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曾获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出版论/编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0余项。


课程十八: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

授课老师:陈明星研究员

课程组织:朱佩娟教授

2022年7月29日下午,陈明星研究员的授课题目为“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围绕新型城镇化历程态势、新型城镇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

陈明星研究员从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出发讲述了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前瞻、政策战略以及理论依据,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识别方法,并从全球、全国等多尺度进行实证分析。随后,他结合具体案例从人口、土地、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讲述了新型城镇化的进展评估并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新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表明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可持续城镇化。最后,他就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点轴系统理论、主体功能区以及城乡发展等方面展开了对于新型城镇化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讲授,表示新型城镇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扎实数据基础与技术方法支撑,加强重大问题的认识和趋势性规律的研判。在互动交流环节,陈明星研究员就如何体现乡村振兴战略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如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引导新型城镇化更好发展等问题一一解答并指导。

专家简介

陈明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面向2035年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等课题多项。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F5000高影响力论文。荣获国家基金委优青、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城市地理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秉维优秀青年人才计划等奖励。应邀赴中央财办、中央农办作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等专题报告。

上一条:2022年湖南省“新时代的城乡转型与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研究生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下一条:学院领导赴椒林村看望慰问暑期社会实践团


【关闭】 打印    收藏